在“和平統(tǒng)一、一國兩制”基本方針和江澤民總書記“八項主張”的指引下,五年來,海內外所有中國人共同努力,堅定目標、排除干擾,攜手推動祖國統(tǒng)一大業(yè),推動著兩岸關系深入向前發(fā)展。
堅定不移維護一個中國原則
黨的十五大對世紀之交兩岸關系的發(fā)展作出規(guī)劃。五年中,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對臺工作,系統(tǒng)闡述、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。
1998年5月中共中央召開對臺工作會議,提出將“寄希望于臺灣人民”的方針貫徹到各項對臺工作;2000年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、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聯(lián)合發(fā)表《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》白皮書,以政府文告的形式首次全面、系統(tǒng)地闡述中國政府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立場和政策;同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(fā)表《2000年中國的國防》白皮書,特別指出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形式把臺灣納入其戰(zhàn)區(qū)導彈防御系統(tǒng);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將完成祖國統(tǒng)一列為進入新世紀要抓好的三大任務之一,強烈地表達了完成祖國統(tǒng)一大業(yè)不可動搖的意志與不可無限期拖延下去的決心;2001年5月中共中央召開對臺宣傳工作會議,提出進一步為完成祖國統(tǒng)一創(chuàng)造有利的輿論環(huán)境。
在五年中,江澤民主席在與美國總統(tǒng)會晤的各種場合,包括每年一度的亞太經合會非正式首腦會議、幾次中美首腦互訪、聯(lián)合國千年首腦會議等,都將臺灣問題作為會談重點,都由美國總統(tǒng)重申奉行一個中國政策。
2000年8月24日,錢其琛副總理提出,就兩岸關系而言,堅持一個中國原則,即堅持“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,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,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”。1999年、2000年、2002年,國務院臺辦針對李登輝拋出“兩國論”、針對臺灣地區(qū)領導人改選的結果、針對陳水扁鼓吹“一邊一國”論,先后嚴正發(fā)表聲明,指出和平統(tǒng)一是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的,任何形式的“臺獨”都是絕對不允許的;強調是否接受一個中國原則,是檢驗臺灣當局領導人是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,還是繼續(xù)頑固推行“臺獨”分裂政策的試金石,堅決反對“臺獨”等一切分裂行徑。
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臺灣各界一再呼吁當局“回歸一個中國”、“回歸92共識”;兩岸有關團體和人士,多次共同舉行以反“臺獨”、促統(tǒng)一與“一國兩制”為主題的研討會;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華僑、華人相繼成立了130多個“中國和平統(tǒng)一促進會”或類似組織,自發(fā)舉行集會、游行、座談、研討、演講等活動,先后在柏林、華盛頓、巴拿馬、東京和悉尼等地召開全球華僑、華人“反獨促統(tǒng)”大會,發(fā)表“反獨促統(tǒng)”宣言,形成了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、全世界華僑和華人攜手共同“反獨促統(tǒng)”的強大聲勢。
與此同時,中國政府與周邊國家鞏固和發(fā)展睦鄰友好關系,與世界主要國家建立或致力建立各種合作關系,包括與美國建立“建設性合作關系”。在李登輝拋出“兩國論”、臺灣當局領導人變更、陳水扁鼓吹“一邊一國”論這幾個關鍵時刻,包括美國、日本、英國、法國等西方國家在內的世界大多數(shù)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,都鄭重表示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。現(xiàn)在已有165個國家與中國建交,而臺灣所謂“邦交”只剩下27個。所謂臺灣參與世界衛(wèi)生組織、參與聯(lián)合國的提案分別連續(xù)六年、連續(xù)十年被拒之門外。從1999年起,美、英、法等西方國家連續(xù)在聯(lián)大公開發(fā)言反對所謂“臺灣加入聯(lián)合國”提案。
顯而易見,上述種種反映認定一個中國的國際大格局確定不移,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不斷增強。
兩岸往來、交流與合作持續(xù)推進
五年中,祖國大陸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相應措施,如:公安部決定簡化臺商入境手續(xù)、放寬臺商在祖國大陸居留期限,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臺灣地區(qū)有關法院民事判決效力認定的規(guī)定,國務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,外經貿部關于對臺灣地區(qū)貿易管理辦法,有關部門關于建立大陸臺商子弟學校、在大陸高校擴大招收臺生、批準臺灣居民參加國家醫(yī)師資格考試、西部大開發(fā)對臺商有關鼓勵政策等規(guī)定。通過這些措施的制訂和實施,經兩岸同胞共同努力,兩岸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持續(xù)擴大。
據僅從香港、澳門入境統(tǒng)計,1997年9月至2002年9月,臺灣同胞來祖國大陸共約1320萬人次(約占歷年總數(shù)的53%);祖國大陸同胞赴臺交流共約11650個項目(約占歷年總數(shù)的75%),9.23萬人次(約占歷年總數(shù)的79%),兩岸交流范圍遍及大陸各個省、市、自治區(qū),遍及包括金門、馬祖、澎湖在內的整個臺灣地區(qū);交流內容幾乎涵蓋各個領域,一些專業(yè)化學術交流和科技產業(yè)交流增多,并由一般參觀、訪問發(fā)展到講學、探討、技術指導和合作研究,眾多的學術社團、科研機構、各級各類學校等,都逐步建立比較穩(wěn)定的交流關系;不少交流項目產生轟動效應,如“臺北——北京長跑”、福建湄洲媽祖金身巡臺百日、大陸數(shù)百人組成的經濟和科技代表團赴臺參訪、大陸13個省55個民族230人組團赴臺舉辦“中華少數(shù)民族民俗技藝博覽會”,臺灣省大甲鎮(zhèn)瀾宮2000多名信眾謁祖進香團到湄洲媽祖廟舉行三獻大禮,臺灣數(shù)百人組團參加福建龍巖“世界客屬懇談大會”、大陸赴臺舉辦“兵馬俑——秦文化特展”、大陸少數(shù)民族文藝工作者赴臺舉行“中華情”大型演唱會,等等。
兩岸經貿方面,1997年9月至2002年8月,兩岸間接貿易共約1410億美元(占歷年總數(shù)的56%以上),現(xiàn)在臺灣已成為大陸第四大貿易伙伴、第二大進口市場,大陸已成為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、第一大順差來源;臺商投資大陸,共有項目約16900個(約占歷年總數(shù)的31%),協(xié)議金額近239億美元(約占歷年總數(shù)的39%),臺商投資主體已由中小企業(yè)轉向大企業(yè)、大項目,臺灣大型企業(yè)集團和上市公司已多到大陸投資設廠;投資類型已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、技術密集型,目前電子電器、非金屬制品、石化產品等居投資前列;投資地域從沿海地區(qū)為主擴展到大陸各地,并已開始“搶灘大西北”;投資領域遍布第一、二、三產業(yè)眾多方面,尤其已涉及到金融保險、航空運輸?shù)刃袠I(yè)。投資項目金額增大、結構優(yōu)化并向高新技術領域延伸,已成為臺商投資大陸的發(fā)展趨勢。
1997年福州、廈門與高雄之間的“試點直航”順利啟動,結束了臺灣海峽兩岸間近50年沒有任何商船直接往來的歷史;1998年兩岸船公司經營的外貿集裝箱班輪開始可以同時掛靠兩岸港口;2001年福建的馬尾、廈門先后與馬祖、金門簽訂加強民間交流的協(xié)議,開始實現(xiàn)兩岸海上客、貨直接往來;2002年春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、“五一”節(jié)前,福建省有關方面共組織1000多名臺商分別乘客船從廈門直航金門并轉機返臺探親、休假,然后又從臺灣經金門返回廈門,成為新的突破;2002年初,澳門航空公司與大陸深圳機場合作,由澳門航空公司經營,從深圳起飛、經澳門中轉、再飛抵臺北的“一機到底”的包機貨運,開通了往來臺灣與大陸的全貨運航班;2002年3月27日,廈門“中洲號”貨輪運載1940噸河沙首航金門料羅灣,開啟50多年來福建沿海向金門首次貨運直航;2002年5月4日,臺灣“金航二號”直航馬尾港接運2300噸自來水運抵馬祖,馬祖民眾激情書寫橫幅“滴滴甘泉,濃濃親情”。2002年5月,馬祖人民在相隔50多年后首次喝上祖國大陸供運的水,祖國大陸對“華航”空難的救援和善后工作大力協(xié)助,臺灣各界由此更為急切呼吁兩岸全面“三通”。2002年7月23日,澎湖257名信眾乘臺灣“超級星”號客船首次直航福建的泉州灣,進一步反映臺灣同胞推動“三通”的實際努力。近年來,錢副總理關于兩岸直接“三通”的重要談話,充分展現(xiàn)祖國大陸積極推動兩岸直接“三通”的誠意,在臺灣產生強烈共鳴。
祖國大陸積極推動兩岸對話與談判
五年來,在祖國大陸的積極推動下,兩岸接觸與對話取得新的進展。
一方面,鑒于兩岸此前進行的10多次事務性商談已涉及政治問題,但在原有框架內又無法討論解決,祖國大陸因時順勢推動進行兩岸對話與談判。1995年夏季至1996年春季反分裂、反“臺獨”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后,為穩(wěn)定和改善兩岸關系,祖國大陸提出海峽兩岸進行政治談判的程序性商談,先可舉行有助于兩岸關系發(fā)展與和平統(tǒng)一的政治對話。1998年10月,海協(xié)邀請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首次率團參訪大陸,達成雙方繼續(xù)進行政治、經濟對話和汪道涵會長適當時候訪臺等四項共識。汪辜上海會晤,推動兩岸談判從事務性商談為主向廣泛對話包括政治對話的方向發(fā)展。
1999年7月李登輝拋出“兩國論”,兩岸實已開啟的政治對話因此中斷。2000年臺灣領導人變更后,祖國大陸隨即表示、后來一再重申:只要臺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原則、承認“92共識”,即可恢復兩岸對話與商談。迫于內外各種壓力,臺灣當局三番五次標榜希望恢復商談,但反對以“一中原則”和“92共識”作為商談基礎,還在“汪辜會談”8周年時刻意強調用所謂“92精神”處理“一中”問題,在兩岸“入世”后更妄稱要在“世貿組織架構”這一國際場合協(xié)商兩岸“三通”等事宜。雖然臺灣分裂勢力的倒行逆施使兩岸對話與談判的基礎被毀,但從總的趨勢來說,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,已成為兩岸關系發(fā)展至今的客觀需要,臺灣當局對兩岸對話與談判終將無法逃避。
另一方面,鑒于臺灣當局固守與祖國大陸對抗、分裂的立場,致使海協(xié)與;鶗䞍蓵陶劅o法恢復、兩岸政治關系持續(xù)緊張,直接影響臺灣社會穩(wěn)定和經濟發(fā)展。
臺灣各界在強烈不滿的同時,越來越多的人積極來往于海峽兩岸,主動參與籌劃兩岸關系的實際推進。國民黨、親民黨、新黨先后幾次組團來大陸,就反對“臺獨”、反對“兩國論”、反對“一邊一國”論,堅持“一個中國”、肯定“92共識”、促進兩岸“三通”等方面,與海協(xié)達成不同程度的共識。臺北市副市長與上海市副市長成功進行互訪,開啟兩岸城市對話與交流!芭_灣工商界人士訪問團”、“兩岸空運直航訪問團”等陸續(xù)到大陸,與有關方面深入商討兩岸經貿與“三通”業(yè)務的合作問題,有的還簽訂相關協(xié)議。香港、澳門“一國兩制”的成功實踐
對臺灣同胞產生積極影響
五年來,中央政府支持香港、澳門特區(qū)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,按“一國兩制”認真實行“港人治港”、“澳人治澳”、“高度自治”,在保證繁榮、穩(wěn)定的基礎上,又為香港、澳門的進一步發(fā)展從多方面增強基礎。
1997年前移向海外的香港居民、資金,現(xiàn)在紛紛回流香港;1997年曾對香港回歸表示懷疑、嘲諷甚至攻擊的某些國家政府或人士,現(xiàn)在紛紛表示肯定。“一國兩制”本為解決臺灣問題所提出,在港澳先行得到成功實踐,為最終解決臺灣問題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。1999年9月美國前駐華大使尚慕杰表示,“一國兩制”在香港“實行得非常好”,值得臺灣當局“認真思考”。同年12月,應邀參加澳門回歸慶典的一些臺灣人士表示,作為中國人,“很高興澳門主權移交中國”,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如何在“一個中國”原則下解決好臺灣問題,尤其臺灣方面“值得深思”。近年來,英國、美國、葡萄牙、歐盟等國家、國際組織及有關人士多次不同形式地對香港、澳門實行“一國兩制”表示認同。許多臺灣同胞通過在港、澳留駐、觀光、投資,親身體驗到“一國兩制”的現(xiàn)實生活,親眼見證了“一國兩制”的科學性、合理性和優(yōu)越性。臺灣島內及旅居海外的學者紛紛從不同視角、運用不同學理,對“一國兩制”產生的歷史背景、理論基礎,在港、澳實踐的意義、效果,在臺灣實行的可行性及與在港、澳實行的異同等,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,并在海內外有關媒體和會議上發(fā)表看法。
近年來臺灣各種民調顯示,臺灣民眾贊同“一國兩制”的比例不斷上升,就連臺灣“陸委會”也不得不承認,臺灣人贊同“一國兩制”的增長幅度驚人。更有意義的是“一國兩制”的話題在臺灣,由“禁區(qū)”到熱門,由“不準、不能、不愿談”到公開研討。1998年8月,以公開研討“一國兩制”為主題的“中華民族騰飛第四屆學術研討會”,排除臺灣當局各種阻撓隆重召開,“盛況空前”,被稱“‘一國兩制’登陸臺灣”。
2001年9月10日,錢其琛副總理發(fā)表關于“一國兩制”在臺灣比在港、澳實行更寬政策的談話(“錢八條”),引起臺灣各界的熱烈反響。已有臺灣輿論表示,兩岸之間“此(臺灣)消彼(大陸)長”,使“一國兩制”為臺灣民眾“提供了一個向往美好生活又可預期的藍圖”。
祖國大陸蓬勃發(fā)展增強了對臺灣同胞的吸引力
祖國大陸的不斷發(fā)展壯大,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根本保障。五年來,祖國大陸的全面發(fā)展,使廣大臺灣同胞為中華民族復興深感振奮。臺灣前“經建委主任”江炳坤訪問大陸后,針對大陸公共建設突飛猛進、臺商投資“各個賺錢”、“戒急用忍”政策毫不管用的現(xiàn)實,發(fā)出“三個震撼”的感嘆,其作為“戒急用忍”的前直接推動者,現(xiàn)多次呼吁臺灣當局盡快真正調整“戒急用忍”。臺灣現(xiàn)任“經濟部長”林信義,公開承認大陸對臺商的確有“磁吸作用”。臺灣各界普遍看好祖國大陸生機無限,深入開展全方位的“大陸研究”,在對大陸“投資熱”的基礎上,又掀起“求學熱”、“求職熱”、“創(chuàng)業(yè)熱”、“考證熱”、“置產熱”、“定居熱”。臺灣民調顯示,近25%的臺灣人希望在大陸定居,而實際僅常駐上海的臺灣同胞即超過30萬人;超過70%的臺灣人希望兩岸盡早實現(xiàn)“三通”!扒蠛推、求安定、求發(fā)展”是臺灣當前的主流民意,“臺灣的前途在大陸”——已成為越來越多臺灣人的切身感受和共同呼聲。
事實已經并將繼續(xù)證明:一個中國原則不可動搖、兩岸關系發(fā)展不可逆轉、中國完全統(tǒng)一的大勢不可阻擋。
作者:化青 來源:了望新聞周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