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新聞社主辦 |
|
“金雞獎”評委縱論中國電影 2000年9月23日 14:00 吳貽弓:本屆“金雞”大豐收 著名導演吳貽弓擔任了第二十屆“金雞獎”評委會主任,從“金雞獎”評選開始,吳貽弓一直忙個不停。 吳貽弓說:“‘金雞獎’參選影片有一百多部,在北京已經進行過一次大的篩選,挑選了37部影片在西安進行初評。初評將為11月9日的南京電影節(jié)終評作準備。陜西有著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,悠久的歷史,‘金雞獎’能在西安進行初評工作,也為這個獎帶來了文化含量。在西安進行的評選工作十分順利! 作為評委會主任,吳貽弓對有關第二十屆金雞獎評選十分敏感,他說:“中國電影的權威獎項目前還不太多。包括由專家評出的‘金雞獎’,由群眾投票產生的‘百花獎’,以及政府頒發(fā)的‘華表獎’。”“去年中國電影是個大豐收之年,收獲很大,好片子很多,評選時間也相對長一些,目前已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! 陸柱國:通俗不是庸俗熱鬧不是胡鬧 著名編劇陸柱國已是第八次擔任“金雞獎”的評選工作,從第十一屆開始,他始終關注著中國電影的發(fā)展。 陸老介紹第20屆評選工作時說,用“八面來風”形容本屆金雞獎影片極為合適,本屆的優(yōu)秀影片很多,而且觀眾對一些影片的看法和評委意見比較一致,無論從藝術角度和社會效益來說都普遍叫好,如《生死抉擇》、《我的父親母親》,當然,“金雞獎”獲獎影片并不是以票房多少和領導意見為標準的,本屆評獎基本上反映了傳統(tǒng)、民主、爭鳴的特點。 陸柱國認為,本屆金雞獎參評影片雖然水平很高,但并不能代表中國電影業(yè)已經復蘇,而面對“入世”中國電影要走的路還很漫長,與國外影片相比差距還很大,尤其是在觀賞性上差距太大了。中國電影在注重藝術標準的同時,應該發(fā)掘和占領市場,雖然近年來國內有一些影片開始在國外獲獎,但真正能推向外國市場又占領國內市場的影片又有哪一部?觀眾少了,藝術水平再高,觀看面都是有限的。占領不了市場,藝術上也不可能有大的發(fā)展。 中國電影應該向韓國電影、電視學習,怎樣提高觀賞性。近幾年韓國的影視發(fā)展很快,有的已經打入國內市場,觀賞性很高,中國電影在加強藝術性的同時應加強觀賞性,打破幾十年以來形成的傳統(tǒng)觀念。 陸柱國還認為,一些導演和電影藝術家的個人好惡也影響電影的發(fā)展。有一些導演因此只注重個人風格而忽視了市場;還有一些影片卻為了迎合觀眾搞了很庸俗的藝術,他們低估了中國觀眾的欣賞水平,市場也并不理想,通俗不是庸俗,熱鬧不是胡鬧,這樣子沒有出息。 林洪桐:中國電影亟需人才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、著名導演林洪桐在西安除過擔任“金雞獎”評委之外,還擔負著另一項工作,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來陜招生。 林洪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:“中國電影面臨的問題很多,作為評委我認為目前要亟需培養(yǎng)一批具有實力的表演人才。好萊塢的魅力,不僅在于他有許多經典的影片,而且還有一批世界巨星。而中國電影能走向世界的巨星太少了! 針對目前很多地方辦起影視培訓機構,林洪桐不無擔心地說:“應該說這些學校為電影作出了一些貢獻,但現在已經太多了,而且也不很規(guī)范。電影是一門表演藝術,電影表演人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他有自己的規(guī)律,也有一些特殊要求。例如對演員的相貌、身材等都很挑剔,不是什么人都能當演員,有些年輕人只是借助個人的熱情來學習表演,沒有對自己有一個長遠的規(guī)劃。中國電影發(fā)展需要大量表演人才,我們現在要培養(yǎng)一批真正在未來幾年能擔負起電影事業(yè)的明日之星。” 李歇浦:希望之路有鮮花也有荊棘 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著名導演李歇浦拍過不少好的影片,最為人們熟知的是《開天辟地》。李歇浦第一次來到西安,去過許多地方拍電影的李導對古都贊不絕口。 敲開李導的門,他正在觀看奧運會的賽事,對于中國電影他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,奧運比賽要靠實力,電影競爭也要靠實力。拿張藝謀的《我的父親母親》來說,它的形式和內容達到了完美統(tǒng)一,以小見大,有文化底蘊,拍的很樸實,可貴的是該片完全沒有玩技巧的痕跡,而是隱藏在影片里面,反映了導演的審美觀。 李歇浦說:“電影市場比較低迷,需要有各種類型的影片,喜劇、正劇,甚至鬧劇。更重要的是形式上可以更豐富一些。比如在《緊急迫降》中對高科技的應用,大概有九分鐘的電腦特技鏡頭,導演發(fā)揮了藝術的想像力,扣人心弦,F代的藝術意識開拓了生活中的藝術形象! “入世以后,進口大片更多了,面臨這個挑戰(zhàn)最終怎么辦,只能拍出高質量的影片。一些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影片,也能引起老百姓的關注。過去有一些尖銳的題材不敢碰,導演還是要有膽略,影片《生死抉擇》順應黨性民意,市場也很好,應該說,入世后的前景是美好的,有希望,但也很艱巨,關鍵還是兩個效益的統(tǒng)一! 李歇浦認為拍一部好電影的基礎是要有好的電影文學劇本。影片在藝術上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,有深厚文學功底的劇本起關鍵作用。如果說《生死抉擇》成功的話,應該歸功于張平,張平很有膽略地涉及這一尖銳的題材,他的小說是影片成功的一半。面對“入世”,中國電影要做的首先是強化電影編劇隊伍,一些電影廠的創(chuàng)作人才流失嚴重,相當有才氣的編劇都搞了電視劇,沒有一支很好的創(chuàng)作隊伍,很難使編、導、演融為一體。 于洋:中國電影不能妄自菲薄 于洋導演多次參加過“金雞獎”的評選,他說本屆評選有三個特點:首先是反映現實題材的影片多,群眾關心的熱點多;其次是電影技術方面進步很顯著,電影高科技應用廣泛;另外,新人、新片比較多,年輕的導演很多,拍攝風格很有特色。 于洋說,“入世”對于中國電影業(yè)來說,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,我們不能妄自菲薄,“入世”也并不是洪水猛獸,應當很冷靜客觀地看到自己的問題,也看到優(yōu)點,看外國影片也應如此。中國12億人口,有很大的市場,中國有八億農民,一部電影光打開農村市場就不得了。我們可以拍出一些很好的民族電影,反映民族生活的影片,越是民族的,就越是世界的。 外國人也正在瞄準中國這個大市場,很羨慕東方民族的文化,他們也拍一些東方的題材,但拍得很不像樣。中國電影的騰飛還得靠我們的電影藝術家,跟國際接軌,從科學技術上、先進的方法上、電影的生產程序上創(chuàng)新,當然,還得根據我國的國情。有良心的、有自信的藝術家,還是要從自己的土壤上來考慮問題,既要有理想的追求,又要有自己的做法。(轉自《華商報》記者:肖東) |
|||
| 新聞大觀 | 中新專稿 | 圖文專稿 | 中新圖片 | 中新影視 | 中新出版品 | 中新電訊 | 中新專著 | 中新英才 | | |
.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觀點。 .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