頻 道: 首 頁|新 聞|國 際|財 經|體 育|娛 樂|港 澳|臺 灣|華 人|留 學 生|教 育|健 康|汽 車
房 產|電 訊 稿|圖片·論壇|圖片庫|圖片網|華文教育|視 頻|供 稿|產經資訊|廣 告|演 出
涓浗鏂伴椈緗?404欏甸潰
location.href = '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'; } else { if (navigator.appName.indexOf("Explorer") > -1) {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otalSecond').innerText = second--; } else {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otalSecond').textContent = second--; } } }
■ 本頁位置: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
站內檢索:
【放大字體】  【縮小字體】
閱讀魯迅--周濂:如果要尋找思想我不會想起魯迅

2006年11月08日 11:07

  (聲明:刊用《中國新聞周刊》稿件務經書面授權)

  周濂——1974年生, 1999年北大哲學系畢業(yè),從事媒體工作三年,2005年獲得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,論文題為《現(xiàn)代政治的正當性基礎:從認可、信念到共識》。

  以十年為單位,2006年需要紀念的已逝名人太多了,為什么是魯迅而不是其他一些走下神壇的人成為知識界的一個熱點?這本身可能就是一個欲語還休的有趣問題。

  我們知道,魯迅之所以棄醫(yī)從文,是因為對那些圍觀“殺人”的看客們怒其不爭。一個世紀過去了,我們仍舊是一派十足的看客心理,只不過我們不看殺人,而看死人;我們不沉默,而是以草根的名義大聲議論。然而,這個時代的文化品格、媒體品格太容易讓人產生不信任感了。我們總是習慣于談論彼此,而不是彼此談論。

  我很小就知道魯迅是文豪,是脊梁,尤其是浙江老鄉(xiāng)兼本家,就愈發(fā)地有興趣。不過真正接觸到魯迅的文字還是在教科書上。當時魯迅的課文是必須要全文背誦的,老師一個一個地叫去辦公室,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《紀念劉和珍君》《友邦驚詫論》,中學時代的日子就在背誦這一篇篇文白夾雜、晦澀難懂的名篇中度過的。對于當時的我來說,魯迅顯然是太挑戰(zhàn)智力了,說一句話總要繞上很多彎。

  盡管如此,他的影響依然是直接且巨大的,特別是關于國民性的批判。當時正是《河殤》和《丑陋的中國人》風靡的時候,對于少年叛逆期的我,這種“橫眉冷對”的批判姿態(tài)當然是極有魅力。記得高一的時候參加班里的演講比賽,我就曾經大量地模仿魯迅還有柏楊的語氣和思路,只可惜類似的叛逆體驗不能久長,就好像偶像很快就要面臨黃昏。

  80年代后期,大概是我高一的時候,一個來自地級市的文化人蒞臨我們縣城中學做講座,說的就是魯迅其人其文。這次演講是我們那個浙西南小城為數(shù)不多的幾次文化盛會。記憶中,該文人說了不少魯迅和周作人的私人恩怨,特別是周作人夫人的那一段公案,讓我極其震撼,同時也好奇心大盛。回到家里,立刻找來父親收藏多年的73年版《魯迅全集》讀,現(xiàn)在了解,究其根本,還是名人八卦的“看客”心理在作祟。

  又過兩年,再次翻看《丑陋的中國人》,就有了不忍卒讀的感覺。對魯迅的閱讀體驗沒那么糟糕,但也隱約開始覺得他的批判是有局限的。至少,并非凡是魯迅贊成的都是正確的,凡是魯迅罵過的都是錯誤的。

  進入大學后,開始讀教科書從未收入的胡適、梁實秋還有林語堂,分明可以體察到他們對于這個民族、國家、文化的憂患與摯愛。

  魯迅死前說:“讓他們怨恨去,我一個都不寬恕。”這話說得酣暢淋漓,但我一直特別疑惑,之所以一個都不寬恕,真的是因為魯迅打心底里認為其他人都是宵小之輩,而自己則是完全的真理在握嗎?假如事實是,每個人都只是說出了他眼中所能看到的那一部分真理,那么我們的教科書,就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。

  維特根斯坦曾經這樣評價托爾斯泰,“當他是在講故事的時候,對我的感染力遠遠大于當他對著讀者說話的時候……在我看來,當他的哲學隱含在故事里面時,他的哲學就最為真實。”魯迅同樣如此,當他在講故事的時候才會吸引我,而當他拿著小匕首戳人或者試圖面對大眾直接布道的時候,他的魅力就大為失色。

  本科畢業(yè)之后我就很少讀魯迅了,如果要尋找思想我不會想起魯迅,對我來說他只能作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存在下去。

  前兩天,我重新翻看魯迅的《我的第一個師父》,好幾次忍不住大聲笑出來,我突然有這么一個感覺,今天漢語文學(尤其是網絡文學)中那些對于小場景的靈動描寫,真正的師承都可以上溯到魯迅那里。如果魯迅還活著,一定是BBS上的灌水高手,這老先生太能寫了,一晚上造上好幾篇高質量的罵戰(zhàn)文章,誰拍得過他呢?

  (來源:《中國新聞周刊》)

 
編輯:邱觀史】
 

涓浗鏂伴椈緗?404欏甸潰
location.href = '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'; } else { if (navigator.appName.indexOf("Explorer") > -1) {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otalSecond').innerText = second--; } else {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otalSecond').textContent = second--; } } }

  打印稿件
 
涓浗鏂伴椈緗?404欏甸潰
location.; } else { if (navigator.appName.indexOf("Explorer") > -1) {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otalSecond').innerText = second--; } else {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otalSecond').textContent = second--; } } }
[每 日 更 新]
-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(shù)累計達到九十萬人
- 臺"陸委會"副主委: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
- 大陸海協(xié)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
-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(wěn)噪音不大
-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(tǒng) 得票率為88.73%
-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
- 證監(jiān)會:城商行等三類企業(yè)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
關于我們】-新聞中心 】- 供稿服務】-資源合作-【留言反饋】-【招聘信息】-【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
有獎新聞線索:(010)68315046
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

法律顧問: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
[ 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[京ICP備05004340號]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*768分辨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