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9月18日電 據(jù)北京娛樂信報報道,馮小剛執(zhí)導的《夜宴》自全國公映以來,對其臺詞的非議日益高漲,這部國產(chǎn)大片遭遇“臺詞門”而尷尬萬分。“臺詞門”主角編劇盛和煜日前用博客駁斥觀眾批評,而眾多網(wǎng)友隨之猛烈反擊。因模仿莎翁,盛和煜被網(wǎng)友諧稱為“盛翁”。
網(wǎng)友批評:臺詞不中不西,不倫不類
網(wǎng)友曾子航認為:臺詞是《夜宴》最大的硬傷,半文半白式的古代漢語、莎翁式的華麗長句、甚至以往馮式含有調(diào)侃意味的小品語言應(yīng)有盡有,風格極不統(tǒng)一。感覺就像《四世同堂》里面那個中國出生英國留洋回來的神父丁約翰,里面是長袍馬褂,外面卻是西裝,整個一不中不西、不倫不類。經(jīng)常在上一個場景,皇帝召見群臣時大家“之乎者也”,半文半白;一到下一個場景厲帝和婉后單獨面對時,帶有明顯莎劇風格的直抒胸臆的歐化長句便噴將出來,其中還夾雜了“天才的藝術(shù)家”、“表演的最高境界”這樣的現(xiàn)代詞匯,觀眾能不笑場嗎?
特別是葛優(yōu)扮演的厲帝在群臣簇擁的金鑾大殿上一臉深情地發(fā)出感慨:“是復仇的欲望,幫你穿透了死亡之谷,還是你的寂寞打動了女人的心,讓她們幫助你維系了生命……”原本該是感人落淚的場面,我的周圍卻是止不住地前仰后合,讓人啼笑皆非。
東施效顰為哪般
網(wǎng)友唐堯認為:人物個個都是哲理的對話,硬是把電影院要變成劇院。人家莎翁那是戲劇,戲劇是舞臺劇,所以必須用臺詞來講故事,所以臺詞總是像詩歌一樣。而你是在拍電影啊,不能因為人家那樣藝術(shù)咱就不管電影與舞臺劇之間的區(qū)別,非得鉚足了勁去“文化”,如此東施效顰,連主演葛優(yōu)都有些接受不了,更別說觀眾了。
盛翁駁斥
一個人不會懂另一個人
盛和煜在博客里認為:《夜宴》鬧得沸沸揚揚,其中的臺詞成了焦點。黑云壓城城欲摧!作為編劇,我敢于面對他們,我有話說!兑寡纭酚袌鰬颟ぉせ屎竽闷鹎V。/無鸞:“‘越人歌’。”/皇后:“唱嗎?”/無鸞揚聲──“今夕何夕兮……”/他看到皇后的臉色,停下來:“一個王子泛舟,打槳的女孩子愛慕他,唱了這支歌!保屎螅骸班,情歌!保療o鸞:“不,寂寞的歌。”/皇后:“你可以唱給青女聽。”/無鸞:“她不會懂,一個人不會懂另一個人。懂了,就不寂寞了!
我以為這是《夜宴》的魂,“一個人不會懂另一個人。懂了,就不寂寞了!蔽蚁M軐崿F(xiàn)人對自身的追問,從人的內(nèi)心情感一直到生存狀態(tài)。有一種陰柔之美,但不壓抑、不變態(tài),讓讀者沉浸在深遠的感動之中。
盛翁叫板
我的臺詞沒常識性錯誤
盛和煜認為:我的古裝戲的臺詞首先不出現(xiàn)常識性錯誤,不能出現(xiàn)古代沒有的詞,如“問題”、“干部”等。文無定法,不能因詞害意。而且每個作家的個性不同,每部作品的風格不同,不能強求一律。我寫“走向共和”,因為是真實歷史、真實人物,所以臺詞要嚴格推敲,盡力還原那些歷史人物的語言風格。
而《夜宴》則是完全虛構(gòu)的作品,我寫到酣暢之時,逸興橫飛,哪管他引發(fā)洪水滔天!
[1] [2] [下一頁]